米乐M6APP在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附近的江滩上,乡司法所和派出所工作人员与村“法律明白人”登上渔船为渔民普法。农民日报·中国农网记者钟欣摄
“乌苏里江来长又长,蓝蓝的江水起波浪……”初秋时节,伴着阵阵船歌来到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,乌苏里江的无尽碧波呈现眼前。江畔的码头旁,几艘渔船并排停靠。
“下江作业得穿救生衣,遵守渔业和边境管理法律法规。另外切记不能越界捕捞……”午后,趁着渔民们上岸整理渔网、渔具的工夫,几名司法所工作人员来到渔船上,为渔民们宣传渔业相关法律知识。
与此同时,将镜头切换到几百公里以外的哈尔滨市平房区平盛街道东福村,社区凉亭里,身着蓝色马甲的乡村“法律明白人”正和几位老人围坐桌前,解答之前在电话里没来得及详细展开的继承、赡养方面的法律问题。
一帧帧画面中,乡村法治建设的足迹正悄然跨过白山黑水,一路延伸至祖国最东极。近年来,黑龙江省持续开展法治乡村建设,不断健全乡村矛盾纠纷化解机制、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。如今,全省共有“全国法治示范村(社区)”85个,乡村“法律明白人”3万余名。数字背后,黑龙江省探索出了哪些法治乡村建设的本土做法?处暑时节,记者跟随司法部“2023年法治乡村基层行”采访团走进这里的乡村,探访黑土地上的法治乡村建设故事。
凌晨3点,太阳还未浮出江面,八岔村的村民们便早早醒来,准备下江打鱼。八岔村位于同江市东北140公里处的黑龙江南岸,与俄罗斯隔江相望,是我国赫哲族主要集居地之一。在村里,时常可以见到身着民族服饰的赫哲族老人们相聚在一起传唱民歌。
2016年5月24日,习总到八岔村看望赫哲族乡亲,并表示,56个民族是亲兄弟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一个民族都不能少。七年来,赫哲族同胞们践行总嘱托,通过实施兴边富民行动、党旗固边工程等,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化发展。与此同时,在当地司法行政部门的引导下,法治乡村建设的脚步也一路同行,为乡村发展筑牢“安全网”。
在八岔村生活的赫哲族村民世世代代以打鱼为生,35岁的贾海峰是这群赫哲族渔民的滩长,主要负责管理滩地渔民的日常生产工作。贾海峰介绍,每天早3点至晚8点是渔民的集中生产作业时间。以前,常年从事捕捞生产的渔民早起后为了驱寒,在下江作业前会饮一些白酒。近年来,法律法规明确要求酒后不允许驾驶船只进行生产作业。作为村里的学法用法示范户和“法律明白人”,贾海峰的任务从此又多了一项——对滩地渔民进行普法,并在渔民下江作业前检查渔民是否饮酒。如果饮酒,则要求渔民立即停产。
“有一回我喝了点酒准备下江打鱼,老贾上来检查,闻出我喝酒了,不让我下江。我当时也有点不理解了,下江作业前喝点酒驱寒是我们的老习惯了,而且我没喝多,为啥让我停产?”村民老张回忆道。对此,贾海峰把《黑龙江省边境水域渔业捕捞生产管理办法》的内容找了出来,一字一句地向老张解释。在贾海峰的劝说下,老张最终同意取消当天的下江作业。如今,村里的渔船也成了司法所工作人员、村“法律明白人”普法说理的常驻“阵地”。
从八岔村出发继续向东行进,来到我国陆地最东端的行政村——佳木斯市抚远市乌苏镇抓吉赫哲族村,不仅同样可见一场场渔船上的普法宣传活动,还能看到一间特殊的调解室——乌苏司法所“最东调解室”。在这里,司法所工作人员们24小时轮流值班,共同守护着这个边疆小村的和谐安宁。
“您好,实在不好意思大周末打扰您。我家在村里种大豆,邻地是种水稻的,他家用无人机给水稻喷的药飘到我家地里来了,现在大豆叶子都枯黄了,指定得减产!你们能不能来帮帮忙?”今年年初,抓吉村的村民老张向“最东调解室”致电寻求调解帮助。
接到求助后,调解员们当即来到现场考察农作物受损情况。为化解纠纷,调解员引导双方当事人从有利于生产经营的角度出发,从时间、成本、邻里关系等角度进行多次调解。在调解员几次上门劝说后,双方当事人的情绪逐渐得到缓解,表示愿意各自退让一步。调解员们“趁热打铁”,当即制定了几种协商方案,包括估算损失当场赔付、按秋收损失产量秋后照价赔付等,并就赔偿事宜与双方进行协商。最终,双方同意达成和解并签订调解协议,当场履行赔付手续。
在祖国边境地区,司法行政力量护航乡村发展的足迹也未留白。据佳木斯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在推进乡村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中,市司法局突显边境地区和少数民族特色,在乡村设立法治长廊、法治凉亭等法治阵地,并组织各司法所拓展法治阵地,因地制宜开展渔船普法、扫码学法等工作,推进边防稳固。如今,全市各乡村(社区)共建有法治文化阵地1127个,抓吉村、八岔村等9个村(社区)先后被评选为“全国法治示范村(社区)”。
8月下旬,记者来到哈尔滨市平房区平盛街道东福村,一栋栋高楼映入眼帘,村民在楼宇之间的花园、凉亭里乘凉歇息。东福村于2012年进行整体拆迁改造后,2013年回迁到平房街道新牧社区,村里的440户居民分布居住在新牧社区的16栋居民楼内。
村在社区中,村民也搬上了楼,法律服务应如何入手?近年来,平房区司法局汇聚多元力量,组织村网格员、居住在社区内的司法行政工作人员、志愿律师、村“法律明白人”等共同组建了一支多元调解队伍,解决村民搬进社区后遇到的新法律问题。
今年3月某一天,村里值班的网格员接到一位村民打来的求助电话:“我们这栋楼一层的老盛把送水阀关了,让他开阀也不听,现在我们楼上的住户都没法用水了。”
随后,几名村网格员便前往该楼栋察看情况。住在一层的盛大爷表示,近期楼上某些住户多次向下水管道扔垃圾,导致下水管道堵塞,下水返流到家中。由于自己行动不便,只能花费1300元雇佣家政人员清理污水、清淘管道。盛大爷一气之下将一楼的送水阀关闭,致使楼上住户无法用水。
“我们理解您的心情,但是大家都是一个村的邻居,楼上的住户们也都年龄比较大了,楼里没电梯,他们取水也不方便。”村网格员高贺欣来到盛大爷家中劝道,“您把送水阀先打开,让大家都能正常供水,我们马上就去楼上调查,给您个满意答复。”然而,盛大爷担心打开水阀后下水再次往上返,仍然拒绝打开水阀。与此同时,究竟是楼上哪一家住户投放了垃圾,也一时间难以查明。在此情况下,村网格员便向平房区司法局新伟司法所工作人员、社区值班的村“法律明白人”求助。
“这个案例其实涉及到共同侵害无法找到实际侵权人的赔偿问题,根据民法典的规定,如果不知道是哪户居民投放垃圾,就需要楼上的居民共同给盛大爷赔偿。”村“法律明白人”王以超告诉记者。通过释法说理、多次上门调解后,楼上的住户们同意对一层住户支付1560元损害赔偿,并签署《居民行为公约》,与一层住户达成调解协议。最终,盛大爷在调解人员的见证下,开启了送水阀。同时,司法所人员与社区物业公司沟通后,物业公司承诺在下一步的小区改造中,对管线进行全面改造更新。
“在搬进社区前,村里发生的矛盾纠纷基本都是交由村干部、网格员负责。如今来到社区后,一些矛盾调解就涉及到‘楼房里的事’,比如水电问题、物业纠纷、停车问题……这些方面涉及到很多细微的法律规定,仅凭原先村里调解员的力量还不够,需要我们组织更多专业法律力量加入其中。”新伟司法所所长文安福介绍。目前,新牧社区与东福村共建共享成立了三组法律服务小队,分别是法律骨干组、和事佬组和热心公益组。通过多支队伍分工配合,“诊治”村中新形态的法律问题和矛盾纠纷。
“邻居吵架像堵墙,让他三尺又何妨”“网络花样多,不乱转账准没错”……在哈尔滨市道外区团结镇东风村,村道两旁、法治广场上,随处可见琅琅上口的村规民约“七字经”。
村党支部孔庆玲自豪地告诉记者,“七字经”的内容是村民们一起编写的,平时村民们也习惯叫它“七法条”。“网络这条是今年新加进去的,因为我们发现最近村里的老人经常反映在一些短视频平台遇到风险。怎么帮助他们避免?我们就总结出最简单的一条,只要不转账,准没错。”孔庆玲说道。
从2020年起,东风村开始推进法治乡村创建工作。在村委会成员的提议之下,村里开始自编自创村规民约“七字经”,并于每年5月召开村民议事会修订更新内容。为了让村民们随时随地抬头见法,村里的公告栏、广场、村民活动室等地也都随处可见“七字经”的宣传海报。
去年,村民老汤一家参加村里邻居的婚宴,结束后打算驾车回家。“一共就二里多地的路,我寻思也没喝多少酒,就慢悠悠开回去也没事。”老汤回忆道,“没想到我老伴和孩子不同意,说广场上的‘七法条’都写了,喝酒开车可不行,距离再短也坚决不同意。最后我们一块走回家,到家门口正看到路前面查酒驾,当时心里真觉得有点后怕。现在,我在村里碰到喝酒之后想开车的,都上去和他们说我的事,拦着不让他们开。”今年9月,老汤被评为村里的学法用法示范户,也成为了村里“七字经”的本土代言人。
如今,东风村通过将村规民约、普法小案例等法治元素融入乡村建设中,助力丰富法治阵地、创新乡村治理手段。今年5月,道外区首个乡村法治文化广场在东风村建设落地。法治文化广场建成后,当地司法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多次来到广场上开展普法故事会、文艺展演、“普法大集”等活动,把形式多样的法律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。
“说起黑龙江,大家可能想到的是黑土地和粮食大省。其实我们法治乡村建设也和种粮食一样,需要因地制宜,在良田上‘种’良法。”黑龙江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2023年,省司法厅组织开展“法润黑土地乡村更美丽”法治乡村建设专项行动,助力各市找准法治乡村建设切入点,推进公共法律服务、人民调解、乡村“法律明白人”选拔等方面做法不断推陈出新。专项行动开展以来,全省司法行政部门共开展“法律大集”3334次,提供公益法律服务10824件,全省乡村“法律明白人”提供法律服务2.64万次,并推出大兴安岭地区“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”、双鸭山市宝山区“法律明白人”工作室等特色法治乡村建设做法,让一个个沾满“泥土味”的法治乡村故事,在这片美丽辽阔的土地上续写。